无代码开发 是产品管理的未来

2019-11-07 12:20


本文作者Martin Slaney现就职于一家旨在为银行机构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公司11:FS。他在金融科技产品咨询和创投建设领域的经验较为丰富,曾与人联合创办多家初创公司,包括英国首个只基于移动设备的无佣金股票交易应用Dabbl。他喜欢通过创造新事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文原题为《The Future of Product Management is No-Code Development》。

编者按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是硅谷创业家Eric Ries在著作《精益创业》中提出的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用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通过该原型来测试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同时通过不断迭代来修正产品,使之最终适应市场需求。

用户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取舍,功能取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产品命运。

MVP将产品经理和创业团队从「闭门造车」却「出门不合辙」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使得他们能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最早的时间将产品设想拿出来接触用户,快速验证目标和试错,从而实现敏捷迭代。

然而,即使是MVP,开发和测试过程也绝不简单。

一些初创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充裕的时间和合适的团队来构建MVP。而对于那些没有编程基础的产品经理来说,通过编程来构建MVP又需要大量时间精力从头学习编程语言的基础。

无代码开发平台的出现,为深陷僵局的产品经理们带来了福音。

本文作者从自己身处产品行业多年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基于「精益创业」及其核心方法论阐述最小化可行产品的优势,富有逻辑地展示无代码平台之于产品经理的巨大贡献和意义,最后放眼未来,浅谈该趋势将在相关行业引发的潜在变革。

编者认为,无代码化趋势在为产品管理带去便捷的同时,也将在未来影响更多行业。对于程序员和专业设计师来说,这个趋势并不意味着失业。在浪潮中拥抱和创造新技术是富有挑战且值得期望的。

作者序

三个月前,我决定投身飞速发展的无代码开发进程,以下是我所学到的。

迄今为止,我从事产品经理的岗位已经十年了。我担任过既有团队的一员,也建立过全新的产品团队,还曾以一个创业公司创始人的身份做产品管理工作。

早在2009年,这类工作在人们眼里还是一个新概念,至少在英国是如此,在一些更大范围的组织中也必定是如此。如果现在的产品经理感到很难向朋友和同事解释清楚他们的工作内容,那么在过去要远远更难。

在我看来,最大的转折点是2011年出版的Eric Ries著作《精益创业》。从那以后,我们拥有了追随和支持这类工作的方式和行动。一切随之改变。

精益创业方法论的核心部分是构建-估量-学习的反馈循环。

首先要找出待解决问题,开发一个MVP来尽快开始学习和迭代的过程。一旦确定MVP,初创公司就可以着手优化,包括估量和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必须包括能证实因果的可衡量指标。

按道理这本是很快便能完成的事情,然而以我的经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精益求精

现如今,精益创业的方法仍被广泛用作构建产品和初创公司。

团队组成的本质并未改变,依旧是由将产品实现所需的成员们构成。几乎每个产品团队都是由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PM)、项目经理或业务分析师、设计师和开发团队构成的。

即使是MVP(这里指的是功能性产品而非引导页或交互式原型),它仍然需要跨职能团队通常至少数月的工作,才能完成交付。现实中的耗时,远远更长。

我个人非常喜欢参与创造新产品,为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我也意识到这就是我的专长。然而,我总是对完成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和资金感到沮丧。

对于处在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尤其是那些最终要通过其他供应商来打造自己产品的公司,花费5万英镑和半年时间来获得所谓的MVP可能无异于死刑,抑或是巨大的压力。即便你是一位技术专家,或者有幸拥有一位共同创始人,端到端的成本也会迅速上升。

敢于尝试的一名产品经理很快就会意识到犯错在所难免。产品经理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专注于怎样才能最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怎样才能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工作。而我作为作为产品开发的客户,需要一种新方式来应对这个问题。

也许能通过学习编程而非依靠整支团队来构建MVP?这对于我来说是可行的,我曾经这么做过。我11岁时为Commodore 64(类似Hopper)制作了一个「电脑游戏」,并在学校里出售它的磁带。

然而,我认为编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打好基础,最终也只能让你囿于问题的局部而非全局。

对于设计来说,虽然我并非专业设计师,但我知道其核心原则。我也做了一些有利于获得初期反馈的交互原型,但说到底,它们也算不上合格的产品。

幸运的是,一些变化正在产品开发领域发生,为世界各地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人们带来了福音。

步入无代码进程

我大约在4年前偶然发现了Webflow,它曾是Wordpress的竞争对手,现在也是。我无需学习编程便能用它来制作网站,还节省了雇佣专业人员的成本。

Webflow后来又完善了很多,成为了一个重要工具。然而,它仍然只是前端,我们仍然需要后端数据库和中间的工作流来构建一个全栈的功能产品。

所以,如若想建立一个有着会员机制和分级定价机制等且属于自己的Medium,只使用Webflow是不行的,很多网站和内容管理系统平台都是潜在选择。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种使用拖放式平台的可视化开发方式已经非常普及,这使得人们不通过编程便能创造事物。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一直幸福地沉浸在无代码化的新世界中。市场已经得到开辟,制作内置应用程序来帮助数据收集和可视化也已经做到,我还能通过它制造语音机器人等等,我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你仓促地期望很快开发出一款能够完成所有需求功能的应用程序之前,其实还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每个平台都有其使用规则,你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弄清楚什么工具能用来做什么。

真正的技巧在于,知道如何将不同的无代码工具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这类似于建立一个无代码化工具栈。

它对于每个项目的使用都有所不同,使用前应该让希望达成的目标了然于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Makerpad的创始人Ben Tossell,他是这个领域的一盏明灯和灵感来源。

无代码化是真实的,也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新的无代码化创新正在以比Ruby On Rails框架更快的速度涌现。就在本周,一款无代码化的产品登上了ProductHunt单日榜首。

我一直专注于构建MVP。就目前可用的无代码开发工具及其功能而言,我认为快速创造MVP的选择有很多,比如Web应用程序、本地应用程序、后端、管理工作流、触发事件、合并支付等。

我坚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切将皆有可能。任何能用代码完成的事情都将能在无代码的情况下完成。

这一切对于产品、设计、程序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无代码化就像每一场有意义的革命,不可避免地存在针对它的批评者和愤世嫉俗者,你可能会认为其中必定包括程序员,但我并未发现。

编程永远不会过时,所有平台和工具的代码仍然需要被编写,用以革新无代码化的世界。我看到一些开发人员和产品设计者主动拥抱无代码化的趋势,他们正在自学一些新技能。

可以说,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新时代。

现在世界各地的产品经理共同面临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机遇,他们能通过结合尝试和测试的方法来确定哪些产品和功能应该被投入实际生产。耗时和成本都将会下降,也会有新的职业出现,也许还会有新的独角兽出现。

身处这个浪潮之中,我很快乐。

作者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线性资本

原文作者:Martin Slaney 、洪欣鹏Arthur

原文标题:无代码开发,是产品管理的未来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8NoSAIK2cFCWViI7P7b0ug

题图源自:Cinemagraph

版权声明:本文遵照“署名-非商业使用-相同方式共享(BY-NC-SA 3.0CN)”规则发布,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前沿科技资讯的流通可及性,以此作为他人创业或共享的参考,所涉及之内容为原文作者的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