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九资本曹大容:LP投资制胜的关键是找到下一代GP 中早期做co-investment

2020-04-23 12:31

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经历了移动、下沉市场几波红利之后,在2019年底走到了流量的拐点。也许是因为疫情来袭,近期各类趋势也在加剧变化,资本红利与流量红利的终结,在疫情中相遇,VC投资该何去何从?中美VC又有哪些差异?LP在选择GP时,应该关注哪些重点?

核心观点

与国内相比,国外VC市场更加广阔,回报也比较高。

美国VC玩法更专业。美国VC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比较机构化,从赛道上行业的理解到VC个人对投资的理解都是全世界最顶级的。LP要切入的话有两种方式:投GP或者投好的案子。

回报最高的VC不见得是最出名的VC,最出名的VC是因为他们以前投的好,不代表未来也投的好。历史证明,每5-10年就会有新一代的GP诞生。选GP的时候一定要看它是否代表了下一代,还非仅仅是在上一代成功。

著名投资案例在后期也会出现亏损,晚期的跟投项目风险高。一般著名的投资案例,在其出名的时候已经在较晚的投资阶段了,价格已经太高,风险相对较大,没有保护性条款。LP亏损一般有两个原因:投错了GP,或是投了头部案子导致亏损。最好的方式是找一些下一代的GP,在早期进行投入,与有关机构建立好关系。

中美VC对比

VC无非包括三件事:募资、投资和退出。

从募资角度

美国市场比中国要大,募资规模大概是中国的两倍,美国在全世界的VC行业来看是龙头老大,但是中国可能在5-10年超越美国。

从退出角度,2019H1美国VC退出了383个项目,平均退出金额4.9亿美元,是中国VC的1.75倍。美国的回报更高,中国的量没有那么大,科创板估值偏高,拉高了退出估值。

从投资赛道来看

中国2/3的项目是消费互联网,1/3的项目是互金科技、SaaS,这是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赛道;在国内上市的话,赛道就是医疗健康、半导体、企业服务等。而美国的投资项目1/3是企业服务,包括硬件、云计算、硬科技的技术平台等;然后是消费互联网,比如Uber、Facebook,但实际上加在一起比企业服务行业要小;另外就是生物医疗。中国是以To C为主,美国是以To B为主。

从投资地域来看

中国一半的投资事件在北上广深之外的其他地区,投资金额也比较分散,但VC投资的头部回报主要靠独角兽,这些案子集中在北上广深。VC行业是人才行业,高科技人才主要在这些城市。美国来看,美国独角兽50%是在硅谷、12%在纽约,然后是剩下的地区,实际上更集中。波士顿和纽约更多是媒体和医疗。

全球的top VC主要集中于美国,且活跃机构不断更迭,每一代都会有新的VC。VC和PE不一样,品牌可能很重要,但更关键还是看你能抓到什么案子。因为每一代有新的技术、新的趋势,一直有这个能力去探索未知、且能抓到关键点,这个是很艰难的。我个人很不看好那种赛道为主的,因为赛道会过时,所以我更看好那种能重新创造自己的VC。VC靠判断、人才;PE靠实力、规模。

很多人认为,早期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玩法,晚期是低风险低回报;但这个是错误的,实际上硅谷很多早期资金玩的是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游戏;而晚期投资,更像是二级市场回报,是高风险、低回报。

提问精选

关于低风险高回报——这里面最核心的其实是实际风险和感知风险的差别。风险投资实际上是做人的生意,感觉上风险很高。第一,可以投资黄峥这种三次创业,每次都有成绩出来的有足够能力的人;第二,可以先追求大,在这个过程中,再追求稳。

关于瑞幸事件——中国创业投资已经20年了,美国其实一直会有类似的“瑞幸”事件,这是行业发展的过程,是投资者、创业者如何变得更好的过程。当VC进入3.0时代,更要关心社会,关乎VC这个生态与社会这个大环境的结合与配合。

关于如何选择创始人——其实中国是全球最好的具备退出渠道的市场。投资创始人的窍门是投资很强的人。可以从他的个人背景、人的内心来看。个人背景包括他的多次创业经历等。人的内心是最难判断的,但这对他创业是否成功有决定性作用,关注他的初心,比如为何创业等。

关于对VC从业者的建议——一定要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也要与时俱进,每5年要学一个新的本事,VC需要不断地学习。

作者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云九资本

原文作者:曹大容

原文标题:云九资本曹大容:LP投资制胜的关键是找到下一代GP,中早期做co-investment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05ciguhX0dO-Rsv1q_1jMg

题图源自:pixabay

版权声明:本文遵照“署名-非商业使用-相同方式共享(BY-NC-SA 3.0CN)”规则发布,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前沿科技资讯的流通可及性,以此作为他人创业或共享的参考,所涉及之内容为原文作者的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